张峰副院长 博士 研究员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发布时间:2014-12-29 文章来源:检科院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个人简介
张峰,博士,研究员,国家“万人计划”科技创新领军人才,科技部“创新人才推进计划”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。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,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(Murdoch University)博导,西安交大、福州大学兼职教授。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(排名第一)、茅以升科学技术奖获得者、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、全国质检系统先进工作者。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,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,同年赴德国马普生化所开展博士后研究。任APEC FSCF PTIN学术委员、WHO FCTC 专家组专家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组专家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理化检验方法专委会副主任委员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秘书处副秘书长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食品安全检测仪器与技术应用分会副理事长、中国质谱学会理事、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、《中国食品卫生杂志》副主任委员、《食品科学》编委等。 从事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技术相关研究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所领导的科研团队主持欧盟地平线2020课题1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、课题12项。在JCA,ACA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文章200余篇,主编著作6部、授权专利12件,制定国家标准9项。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、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、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、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科技奖励十余项。 组织应对“臭脚盐”、“台湾地沟油”、“供港食品瘦肉精”等国家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,收到工信部、国家质检总局的感谢函。 曾任BCEIA 食品安全高峰 论坛主席、APCE食品安全分论坛主席等,应邀在HPLC、RAFA等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30余次。 培养博士生两名,硕士生37名,培养中组部“西部之光”专家1名,培养国家质检总局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系统食品安全技术骨干20余名。
研究方向 (1)食品中未知有害物发掘及检测技术 系统揭示了食品中12类有害物的软电离质谱裂解机理,筛选了可标识同类结构的质谱裂解标志物,建立了基于质谱裂解标志物的未知有害物发掘技术,实现了有害物从“逐一检测”到“逐类筛查”,解决了未知化学性有害物的发掘难题。经美国FDA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(2)食品安全绿色检测技术
开发了基于在线超临界流体萃取-超临界色谱-质谱、实时直接分析质谱等技术的食品安全绿色分析技术,检测时间缩短约10倍,有机溶剂消耗从升级降低至微升级,实现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从污染到绿色的转变。
(3)过度加工食品的“组学”判定技术
开发了基于“组学”技术的过度加工食品的判别技术,在国际上率先将化学计量学技术引入新生成风险物质筛选领域,发现了过度加热牛奶中新产生的有害物质,并研究了其变化规律,开发了安全性判定技术。 科研成果 (1)代表性科研项目
(2)代表性学术奖励
序号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等级 排序 获奖时间 1 食品中化学性有害物检测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1 2019-12 2 基于高通量多维色谱及高分辨质谱的食品质量安全筛查/鉴定集成技术及应用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1 2017-10 3 基于特异性识别的分析测试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1 2015-10 4 食品中化学有害物代谢机理与分析技术研究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1 2013-10 5 食品主要化学性有害物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1 2014-12 6 农药与兽药残留确证检测技术研究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 一等奖 1 2012-2
(3)代表性论文
序号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年份、卷期及页码 排名 1 High throughput identification of pentacyclic triterpenes in Hippophae rhamnoides using multiple neutral loss markers scanning combined with substructure recognition (MNLSR) Talanta 2019年205卷120011页(SCI收录)IF4.26 通讯作者 2 Development of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twelve dioscorea saponins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Q-Exactive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Talanta 2019年191卷11-20页(SCI收录)IF4.26 通讯作者 3 High-throughput mass spectrometry scheme for screening and quantification of flavonoids in antioxidant nutraceuticals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19年460408 SCI收录)IF3.8 通讯作者 4 A high-throughput screening method of bisphenols,bisphenolsdigycidyl ethers and their derivatives in dairy products by ultra-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-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AnalyticaChimicaActa 2017年,950卷,98-107页 (SCI收录)IF 4.950 通讯作者 5 A simple, accurate, time-saving and green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15 sulfonamides and metabolites in serum samples by ultra-high performance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16年,1432卷,132-139页(SCI收录)IF 3.8 通讯作者 6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23 flavor additives in tobacco products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-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13年,1306卷,72-79页(SCI收录)IF 3.8 通讯作者 7 Determination of gardenia yellow colorants in soft drink,pastry,instant noodles with ultrasound-assisted extraction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-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um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16年,1446卷,59-69页(SCI收录)IF 3.8 通讯作者 8 Study of matrix effects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y-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of 4 aminoglycosides residues in milk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16年 1437卷,8-14页(SCI收录)IF 3.8 通讯作者 9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12 β-agonists in feeds by ultra-high-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–quadrupole-time-of-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13年,1278卷,82-88页(SCI收录)IF 3.8 通讯作者
(4)代表性专利
序号 专利名称 授权号 本人排名 授权时间 1 一种动物肌肉组织中头孢菌素类药物残留快速筛查方法 ZL201610936550.3 1 2019.4.19 2 一种乳制品中双酚类化合物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 ZL201610935917.X 1 2018.1.16 3 呕吐毒素的均相免疫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ZL201510008258.0 1 2017.8.8 4 一种机械泵减噪仪 ZL201520498978.5 1 2015.12.2 5 一种便携式动物源性样品快速取样箱 ZL201620270868.8 1 2016.10.12 6 一种磺胺类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 ZL201510008106.0 2 2017.2.1 (5)代表性标准制定
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类别 颁布/修订时间 本人 排名 1 GB 5009.243-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高温烹调食品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测定 国家标准 2016-8-31 1 2 GB 5009.150-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 国家标准 2016-12-23 1 3 GB 5009.149-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栀子黄的测定 国家标准 2016-12-23 1 4 GB 5009.262-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国家标准 2016-12-23 2 5 GB 5009.257-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 国家标准 2016-8-31 2 6 GB 5009.253-2016 动物源性食品中全氟辛烷磺酰(PFOS)和全氟辛酸(PFOA)的测定 国家标准 2016-8-31 2 7 SN/T 3264-2012 出口食品中鱼藤酮和印楝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、液相色谱-质谱/质谱法 行业标准 2012-10-23 2 8 BJS 201712 食用油脂中脂肪酸的综合检测法 国家标准 2017-11-24 4
(6)代表性著作
序号 著作名称 出版时间 出版社 职责 1 食品分析法 2017年7月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主译 2 烟草安全与控烟检测技术 2017年9月 科学出版社 主编 3 食品掺杂鉴别检测技术指南 2017年10月 南京大学出版社 副主编 4 饲料中典型非法添加物检测技术 2013年3月 科学出版社 主编 5 Mass spectrometry in food safety 2011年6月 美国Humana出版社 参编 6 海峡两岸常用农药检测手册 2011年12月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编 |